湘贛交界處有條河,在江西境內叫萍水河,在湖南叫作淥水。
這條河,從羅霄山脈北麓的楊岐山流出,自江西進入湖南,最終進湘江、入洞庭。
在江西省萍鄉市湘東區荷堯鎮大義村,站在萍水河上的一座小橋上看,上下游各有一棟不起眼的小房子,這是江西萍鄉、湖南株洲兩地分別在萍水河金魚石斷面附近設置的水質自動監測站。曾經,這里傳出的一組組數據,牽動著很多人的心——2018年以前,金魚石斷面多項水質指標長期超Ⅲ類水質標準,有些月份為Ⅳ類甚至劣Ⅴ類。
如何共同治理并守護這條河?江西萍鄉、湖南株洲兩地展開了探索。
“有什么問題,會及時溝通、相互提醒”
在湘東區河長辦專職副主任鄒勇看來,上下游責任劃分不明確,是導致以前河流水質長期不達標的重要因素之一。
金魚石斷面不僅有省管的自動監測站,還是一個國控斷面。就在距國控斷面不足100米處,還留有被拆除的采砂場的痕跡。
“前些年,有時候也不知道是哪里的人在省界附近挖砂,湖南的來執法、就跑到江西去,江西的來執法、就跑到湖南去。”大義村的村級河長黃紹友說。
面對這條曾經被污染的河流,湘贛兩省逐步形成共識:兩省多層次發力,探索保護與治理機制勢在必行。2019年,兩省簽署了《湘贛邊區域河長制合作協議》。2021年,國家發改委正式印發《湘贛邊區域合作示范區建設總體方案》,明確提出要強化河長制、湖長制,加大河湖保護和綜合治理力度,共筑長江流域綠色生態屏障。
“河流污染涉及很多因素,大致可以分為工業源、農業源和生活源。”萍鄉市湘東生態環境監測站站長陳麗華說。淥水上游,江西萍鄉湘東區聚集鋼鐵、化工等企業,下游湖南株洲醴陵市、淥口區沿江布局陶瓷、建材等產業。治水先治岸,說起來容易,做起來卻很復雜。
為了治理這條河,兩省都下了壯士斷腕的決心,從產業結構和布局上破局。在江西,自2017年開始,湘東區推動新建化工企業全部入園,園區建設日處理能力3000噸的污水廠,鼓勵企業實行生產廢水回用,最大限度減少排放總量;關停萍水河沿岸的小紙廠和采砂制砂廠共20多家,改變了過去“小散亂”的產業結構。在湖南,2019年開始,株洲全面啟動淥水省級樣板河創建工作,提出淥水干流水質Ⅱ類標準的目標。株洲市入河排污口整治、城鄉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建設、農業面源污染整治、堤防岸線及河道整治、防洪堤防達標提質建設等行動全面啟動,湘贛邊、醴陵城區及淥口城區“三個示范河段”加快建設。
各自發力的同時,還有許多問題迫切需要上下游共管、共治。針對原有巡查機制和執法機制的不足,2020年,萍鄉與株洲兩市河長辦簽署《淥水跨省界流域聯防聯控聯治河長制工作合作協議》,在聯席會議、信息共享、聯合執法等6個方面共同推進淥水保護與治理。在《湘贛邊區域河長制合作協議》的基礎上,《淥水(萍水)流域綜合治理水利工作合作協議》等協議陸續簽訂。湘東區和醴陵市聯合巡河執法常態化、規范化,嚴密水源地巡查,嚴厲打擊各類涉水違法行為。
“省界兩邊都有舉報電話,兩地均可受理。平時聯合巡河,涉及違法犯罪問題聯合執法。去年以來,兩地聯合巡查40多次。”萍鄉市水利局黨組成員劉志東說,2022年,湘贛邊界水事聯絡辦公室在湘東區大義村和醴陵蓮石村聯合成立,雙方信息共享更加及時。
政府部門間的合作,給兩地的村莊帶來了示范效應。交界處各村的村級河長,開始常態化聯合巡河、交叉巡河。“大家都在一個微信群里,有什么問題,會及時溝通、相互提醒。”黃紹友說。
“在6000多萬元的整體投資中,有2000萬元來自生態補償資金”
“治水初期,群眾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關閉了砂石廠后,附近村鎮從建筑用砂的售出地變成了買入地,村民建房的砂石價格一下子上升了不少。”鄒勇說。
同時,生態治理的后續資金也存在短缺。如何落實生態保護責任、調動各方生態保護長期積極性?淥水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被提上日程。
2019年7月,湘贛兩省簽訂《淥水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協議》。根據協議,如果江西注入湖南的水質類別達到或優于國家考核目標Ⅲ類,湖南補償江西;反之,江西補償湖南??己说幕鶞?,就是國考金魚石斷面水質。
根據國家公布的水質評價結果,2019年7月至12月,金魚石斷面水質為Ⅲ類。按照約定,2020年初,湖南兌現給江西生態保護補償金600萬元。此后兩年,斷面達標率實現100%,湖南每年兌現給江西補償資金1200萬元。
下游省份有補償,中央財政和本省財政也有傾斜。
“三年來,來自湖南的資金陸續兌現3000萬元。同時,萍鄉市獲得中央、省級淥水流域補償資金1.44億元。”萍鄉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歐陽建春說,“獲得補償不是目的,更重要的是以此撬動生態環境投入,真正實現流域生態持續好轉。”
萍鄉市整合這批資金,將過去一批因資金不足而無法實施的水環境治理項目擺在突出位置,主要用于淥水流域范圍內飲用水源地保護、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、河湖緩沖帶修復等27個項目。
流經萍鄉經開區的樟里河,是淥水的支流。在湘東區湘東鎮五里村附近,河水被引入濕地公園,經過生態凈化池和3座污水處理站的處理,又重新回流到樟里河中。
走進五里村最接近濕地公園的一戶,村民劉紹輝告訴記者,和鄰居們一樣,他家的生活污水會順著管道統一集納處理,不再直排河道。
濕地公園、污水處理站以及污水管網建設的部分資金,正是來自生態補償資金。“在6000多萬元的整體投資中,有2000萬元來自生態補償資金。”陳麗華說。
在充分運用各級生態補償資金的基礎上,近年來,萍鄉市、湘東區財政通過多種渠道募集資金,吸引社會資本參與,在淥水流域共投入40.13億元用于環?;A設施建設。
付出真金白銀的湖南,同樣感受到了好水質帶來的實惠,積極推動第二輪補償協議落地。近日,兩省簽訂第二輪補償協議,實施期至2025年底。新一輪補償協議提出更高要求,將按照水質達標標準實施差異化補償,突出體現水質進類提檔要求。
“在項目申報之初就將跨省合作考慮在內,一同申報、一同實施、一個標準”
不僅是干流,對于支流的治理,也體現了湘贛兩省間的合力探索。
湖南瀏陽市文家市鎮巖前新村,一場熱鬧的婚禮正在進行。參加的客人既有巖前新村的,也有來自江西宜春市萬載縣黃茅鎮大土村的。巖前新村與大土村,被一條河流緊緊相連。在江西這條河叫改江水,在湖南又叫南川河,出瀏陽后匯入淥水。
站在兩省交界處的友誼橋上可以看到,南川河瀏陽市治理工程項目正在進行最后的收尾工作。兩岸的生態護坡基本建設完成,多年沒有疏浚的河道被重新挖深。
南川河瀏陽市治理工程項目去年10月開工,綜合治理河段長31.68公里,目標是補齊防洪短板,恢復和改善水生態環境。與一般省內項目不同的是,南川河瀏陽市治理工程并沒有在省界處截斷,而是從瀏陽一側向萬載縣一側延伸了300米。
打破常規,是由于現實的需求。南川河(改江水)在瀏陽市境內長74.8公里,在萬載縣內僅長12公里。“中小河流治理項目申報,一般要求流域面積達200平方公里以上,改江水流域面積僅為48.4平方公里,因此相對不容易立項。”萬載縣水利局河長辦主任李平說。
但對于瀏陽來說,南川河是本市三大河流之一,流經5個主要鄉鎮。“瀏陽市南川河被納入了國家中小河流治理‘十四五’規劃,下撥專項財政資金5000多萬元。”瀏陽市河長制工作事務中心主任藍海東說。
能否在河長制合作框架下,將改江水一部分列入南川河流域綜合治理項目范圍?
2021年1月,湘贛邊鄉村振興協作座談會在瀏陽召開,淥水流域綜合治理成為重要議題。會上,江西萬載和湖南瀏陽、醴陵三地達成了“統籌謀劃上下游、干支流科學開展項目前期與實施”的共識。
瀏陽市水利局多次組織聯合踏勘,規劃以交界處的友誼橋為起點,將大土村范圍內約300米的河道納入南川河治理項目統籌實施。“在項目申報之初就將跨省合作考慮在內,一同申報、一同實施、一個標準。”藍海東說。
“如果以行政區劃來分割項目,上游流域面積小的地方很難申請到。但從防洪和生態修復的角度看,下游做了,上游也要做,效果才能更好。因此打破行政區劃界限、實現上下游聯動很有必要。”劉志東也有同樣的感觸。
如今,不僅是淥水,湘贛邊16條跨省河流都在探索跨界河流共抓共管。據統計,2020年以來,萍鄉市所有國省考地表水監控斷面水質優良率保持100%。近三年來,淥水水質持續達到和優于國家Ⅲ類水標準,淥水醴陵市蓮石段被評為2022年度湖南省“美麗河湖”。